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五年來,西藏拉薩市凈土產業集團加大產銷對接,著力打造產銷互助平臺,開辟農產品銷售“新天地”,在“買難”“賣難”間架起橋梁,打破產品銷售壁壘,破解群眾致富難題,探索出了一條優質、高效、可持續發展的特色新路子。
林周縣甘曲鎮卡多村的蔬菜大棚種植基地現已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撐,也是產業扶貧的主力軍。提起該蔬菜大棚的快速發展,其負責人唐志勇深有感觸。“我們的蔬菜大棚有105棟,占地面積120畝,目前與市凈土產業集團簽訂了合同,發展‘訂單農業’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銷售難的問題。”唐志勇說,“蔬菜大棚的發展也為當地村民提供了良好的就業機會,平均每天每人有150元的收入,帶動了群眾經濟收入的穩定增長。”
走進該蔬菜大棚種植基地,一片片翠綠映入眼簾,大棚里種植的上海青、蘿卜、青筍、白菜等蔬菜長勢喜人,當地村民在大棚內忙著采摘蔬菜,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卡多村村民羅珍告訴記者:“在這里工作離家近,工作時間也比較自由,還能兼顧到家里,一個月有三四千元的收入。”
近年來,市凈土產業集團通過“訂單農業”模式,帶動農牧民增收成效顯著。在甘丹曲果鎮的鵬搏產業園,種植的中藥材黃芪已進入收獲期,因其品相好、品質優、銷路廣,當地村民感受到豐收喜悅的同時,也和羅珍一樣吃上了“產業飯”,在家門口安心掙錢。
走進鵬搏產業園,記者看到采挖出來的藥材堆滿園區,在微風吹拂下散發出沁人心脾的藥香。黃芪種植負責人正在和當地村民一起,對曬干的黃芪進行分揀初加工,園區內熱火朝天,一片忙碌景象。“我們在2018年開始試種黃芪,現種植規模已達900余畝。除了黃芪外,還種植了當歸、黨參。在種植前期我們進行了監測,發現林周縣的土質和水質特別適合這三種中藥材的生長,通過國家權威部門檢測,我們所種植的藥材藥效成分都略高于內地優質的種植基地。”黃芪種植相關負責人吳江波告訴記者,“截至目前,中藥材的種植已帶動周邊村民創收達7500人次,累計發放工資75萬元。”
數據顯示,五年來,市凈土產業集團在尼木縣、空港新區等縣(區)以“訂單農業”模式種植推廣有機藜麥產業,累計種植藜麥8524畝。
按照每斤8元的價格收購藜麥原料370.5噸,惠及1878戶20707人;在蔬菜訂單方面,市凈土產業集團整合全市周邊各縣(區)蔬菜大棚2134棟,約3000畝,以保底的價格簽訂產銷合同49份,實現訂單式生產,確保農戶收益,解決菜農銷售后顧之憂,助推大棚蔬菜產業規模化發展,惠及菜農580戶1478人。此外,在今年9月22日至今,市凈土產業集團累計采購牦牛2100頭,銷售牛肉294噸,牦?;铙w采購涉及當雄縣、尼木縣、曲水縣、達孜區等縣(區)……一串串亮眼的數據,匯聚成為一股強大的凈土力量,彰顯了國企的使命、責任與擔當。
五年來,拉薩市凈土產業集團工作亮點紛呈。“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們將以現代農業為主要抓手,在未來的三年內打造3000畝循環農業產業基地,做到豬、雞、牛、果蔬等全覆蓋,可以解決大學生就業50余人,促進群眾直接就業200人。”市凈土產業集團副總經理袁春元說,“同時,我們還計劃與尼木縣、曲水縣、林周縣打造10個‘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基地,為現代農業循環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來源:拉薩日報